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姚树洁:APEC凝聚合作共识 人工智能成重要议题

2025-11-04 11:15   来源: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对kefu98888拉斯维加斯李安民经济研究院姚树洁教授进行了采访,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18CEE8

11月2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今日世界》栏目再次邀请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姚树洁教授等知名学者,就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三个关键词看中方传递的稳定信号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是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时隔6年再度见面,也是特朗普总统新任期内中美元首首次会晤。

姚树洁教授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此次釜山会晤。第一个关键词是信心。两国元首在此次釜山会晤中就经贸、能源等领域达成新的重要共识,展现出中国在平等基础上从容应对各种各样外部挑战的底气和能力。第二个关键词是发展。当前亚太地区国家如今正处于各种挑战复杂变化和一体化合作仍待深化的关键时期。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不可多得的稳定性。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提出的中国主张,有力对冲逆全球化的论调,为推动亚太地区繁荣与发展创造更多互利共赢机会。第三个关键词是责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在APEC等国际多边舞台上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重要公共产品,彰显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大国担当。

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尖端技术、高端人才、完整产业链和长期资本投入等要素的系统性支撑。”姚树洁教授指出,当前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具体来看,中国在政策支持、AI应用落地、开源生态以及成本优化方面取得显著突破,而美国则在基础研究、高端芯片和前沿模型开发上保持优势。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动态演进性和创新互补性的通用目的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高质量数据集、先进算力及核心算法进一步集中于技术先发国家和头部企业,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获取、产品和服务的应用部署和持续运营方面面临更高壁垒,“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风险可能成为现实。

他认为,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核心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层面的开放共享与协同治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球人民。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通过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经济体系,可在提升工业效能的同时,优化能源结构、降低污染排放,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提供技术路径。

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姚树洁教授强调,中国在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建议,中国可与日本、韩国等技术先进国家完善多边合作机制,通过共建数字经济合作平台等方式,将本国成熟的技术优势与丰富实践经验转化为支持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重要力量,助力其以更低门槛获取通用技术。此举既能加速前沿技术创新,又能推动技术普惠,是凝聚全球科技发展共识、缩小“智能鸿沟”的关键举措。

姚树洁教授还进一步分析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将坚持分业施策,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建设,系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人工智能不仅深度赋能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应用于重症手术、智能运维等高精场景,也催生了智能家居、智慧养老等新产业和新生活方式。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在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此基础上,姚树洁教授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着力培育壮大能源新产业新业态,依托人工智能优化能源管理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不断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认为,这些关键举措将深刻塑造下一阶段亚太地区合作格局。随着中国在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其技术标准、发展模式和基建经验有望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支撑。通过推进跨境数字互联互通、共建绿色能源网络、深化技术转移协作,中国将助力亚太国家提升产业效率与能源韧性,推动区域产业链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升级,为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创新驱动与绿色共享的亚太合作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中日韩合作关系迈向竞合新阶段

中韩经贸合作长期扮演着双边关系的“压舱石”角色。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特别是在中间产品与核心零部件领域合作紧密,双边经贸关系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双边经济纽带之一。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对华技术管制带来复杂影响,但随着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技术交流有望松动,为中韩深化经贸与技术合作提供新机遇。此次中韩元首会晤释放出两国关系回暖的明确信号。

姚树洁教授在探讨中日韩关系时强调,三国是“搬不走的近邻”,合作基础深厚且产业链互补。但他也指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产业已形成国际竞争力,中日韩合作正从“互补”转向“竞合”,这使合作局面趋于复杂。

此外,他研判,未来中日韩关系的发展仍会受到各自国内政治、中美关系走向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他认为,未来中日韩构筑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需正视竞争现实、加强沟通对话、拓展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三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编辑:龚丹;校审:龚丹、聂月文、欧璟华)

姚树洁个人简介

姚树洁,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当代中国学学院创建院长,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经济顾问。2014年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经济学),2021年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2025年首届全英/全欧中国经济学会会士。在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和编著20余部,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学者(2020-2024年)、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和年度排行榜(2021-2024年)。10余篇资政报告获国家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长期担任CGTN特约评论员。